登入 佛光大学 心理学系
编号 | 论文题目 | 研究生 | 指导教授 | 毕业年度 |
M110101 | 国语闽南语双语对执行功能及思考表现的影响 | 张之倢 | 林纬伦 | 110 |
M109101 | 儿童之网络活动类型、成瘾倾向及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初探:以宜兰县国小为例 | 丁皓恩 | 黄玉莲 | 109 |
M109102 | 创伤后核心信念、反刍反应、创伤后压力症状和创伤后成长的关联性探讨:正念特质的调节角色 | 李宗卫 | 黄玉莲 | 109 |
M109103 | 忧郁症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负荷与其忧郁症状之关系:依存感、接纳之调节效果探讨 | 黄思婕 | 游胜翔 | 109 |
M109104 | 思觉失调症患者症状与其非语言情绪辨识和心智理论能力缺损之关联性探讨 | 陈姿廷 | 黄玉莲 | 109 |
M109105 | 动态情感教育模式及身体动觉智能对国小学童情绪智力影响之研究 | 张琼镁 | 吴慧敏 | 109 |
M109106 | 华人地区幼教从业人员工作压力感受与职业倦怠之关系—以觉知心理成长为调节变项 | 张誉钟 | 龚怡文 | 109 |
M109107 | 忧郁反刍、正念与注意力偏误的关联性之初探 | 吴秉锽 | 黄玉莲 | 109 |
M109108 | 大学生约会暴力经验、依恋风格、情绪管理与创伤后症状之关联 | 王郁文 | 龚怡文 | 109 |
M109201 | 舞蹈动作治疗团体对日照中心长者的认知能力、焦虑及忧郁情绪之效果 | 方璐璐 | 龚怡文 | 109 |
M109202 | 硬笔描红练习对国小学生注意力影响之研究 | 杨秀美 | 吴慧敏 | 109 |
M109203 | 高频Alpha波神经回馈训练对改善郁症患者临床症状之效果探讨 | 赖云腾 | 游胜翔 | 109 |
M109204 | 打击乐训练对注意力之影响:以国小学生受太鼓训练为例 | 陈湘璈 | 周蔚伦 | 109 |
M109205 | 探讨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忧郁与Alpha脑波特征之关联性 | 张巧陵 | 游胜翔 | 109 |
M109206 | 宜兰地区居民之精神症状及污名化对求助态度之预测分析 | 欧茹妏 | 游胜翔 | 109 |
M108101 | 癌症患者的多向度反刍类型及其与创伤后成长和心理苦恼之关系 | 林怡安 | 涂珮琼 | 108 |
M108102 | 男性头颈癌患者的身体意象与心理健康功能之关系:以因应策略为调节变项 | 王牧德 | 涂珮琼 | 108 |
M108103 | 创生后压力症状与创伤后成长之关系:特质宽恕的调节效果 | 陈毓臻 | 龚怡文 | 108 |
M108201 | 忧郁个体照顾者之主客观负荷与其照顾行为和拒绝行为之关系:罪恶感之调节作用探讨 | 王伦婷 | 游胜翔 | 108 |
M108202 | 情绪性声音对中性影像的评价性条件化 | 陈伯勳 | 林烘煜、周蔚伦 | 108 |
M108203 | 大学生对伤害事件宽恕程度之内外一致性与其行为预测 | 钱芷萍 | 林烘煜 | 108 |
M108204 | 双语平衡程度对执行功能及创造力的影响 | 高诗姮 | 林纬伦 | 108 |
M108205 | 吗啡戒断症状、忧郁及焦虑共病之大鼠大脑研究 | 欧贞吟 | 黄智伟 | 108 |
M107201 | 利用知觉和听觉线索对他人评价的一致性:检验备份讯号假说与多重讯息假说 | 刘芷妘 | 周蔚伦 | 107 |
M107202 |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人际压力与病态饮食症之关联:痛苦容忍度与冲动性之调节与中介效果检验 | 王治凯 | 游胜翔 | 107 |
M107203 | 探讨认知训练对忧郁反刍、忧郁程度以及执行功能的改善效果:以朗读与简单心算为例 | 靳宇晨 | 游胜翔、林纬伦 | 107 |
M107204 | 躁郁症躁期之大鼠动物模式建立及前额叶皮质区与杏仁核区之研究 | 馀英豪 | 黄智伟 | 107 |
M107205 | 红色对于男性评价女性吸引力之效果检视 | 陈俊安 | 林烘煜、周蔚伦 | 107 |
M107206 | 几何桌游的图形组合方式对国小高年级学童数学态度及数学表现影响之研究 | 朱庭华 | 吴慧敏 | 107 |
M107207 | 提升执行功能带你走出反刍的迷宫:神经回馈训练之效用初探 | 曾昭源 | 游胜翔、林纬伦 | 107 |
M107208 | 网络霸凌受害者的网络霸凌因应与忧郁影响网络成瘾之关联性 | 馀竑毅 | 龚怡文 | 107 |
M107209 | 知觉群聚对动态艾宾豪斯错觉的影响 | 马宗民 | 吴佳瑾 | 107 |
M107210 | 青少年封闭式创造力潜能测量:「青少年版中文词汇远距联想测验」之编制及信效研究 | 陈姵臻 | 林纬伦 | 107 |
M105101 | 吗啡与Dexamethasone及环境丰富化在创伤后压力症后之效果 | 邱家莹 | 黄智伟 | 105 |
M105201 | 成人网络成瘾倾向与焦虑、忧郁、强迫行为之关系 | 李兰英 | 黄智伟、涂珮琼 | 105 |
M104201 | 如何测量儿童的封闭式创造力潜能?儿童版中文词汇远距联想测验之编制 | 罗珮文 | 林纬伦 | 104 |
M104202 | 大学生奢侈品心理价值量表编制 | 夏向莹 | 林烘煜 | 104 |
M104203 | 规律运动对自我效能及考试焦虑的成效探讨 | 蔡享谕 | 游胜翔 | 104 |
M104204 | 依核在压力情境下对甲基安非他命诱导行为敏感化之角色 | 郑凯恩 | 黄智伟 | 104 |
M104205 | 透过执行功能训练以提升思考力与创造力之探讨 | 刘珈妤 | 林纬伦 | 104 |
M104206 | 透过执行功能训练提升国中生的思考力与创造力 | 唐玉雯 | 林纬伦 | 104 |
M104207 | 成人版主要教养者教养方式量表之发展暨其与认知因素之关系探究 | 王茂哲 | 林纬伦 | 104 |
M104208 | 探讨情绪与人格特质对饮食偏好的影响 | 李欣烨 | 游胜翔 | 104 |
M103201 | 性侵犯性慾自我调控能力前置因素之探讨 | 林秀珊 | 赖惠德 | 103 |
M103202 | 运动员刻板印象对于国中小学生运动员学业成就及自尊影响之探讨 | 李政原 | 林烘煜 | 103 |
M103203 | 注射神经毒破坏前额叶皮质区与杏仁核对于味觉嫌恶制约学习、消弱与再更新之研究 | 黄崇铭 | 黄智伟 | 104 |
M103204 | 女性眉型与吸引力:近代台湾眉型调查与最适眉型研究 | 郭季轩 | 周蔚伦 | 104 |
M103205 | 大白鼠地区性制约偏好学习与消弱的大脑核区反应之研究:c-Fos与p-ERK蛋白质标定 | 何柏翰 | 黄智伟 | 104 |
M102201 | 创伤后压力症候疾患之动物行为模式:压力与脑内鸦片系统的探讨 | 王珣 | 黄智伟 | 102 |
M102202 | 核电厂员工、附近居民与一般民众对核电厂的自陈与自动化态度之探讨 | 陈竑宇 | 林烘煜 | 102 |
M101101 | 注意力宽广程度对不同创造力作业的影响 | 杨倬睿 | 林纬伦、周蔚伦 | 101 |
M101102 | 甲基安非他命诱发类精神分裂症大鼠之味觉嫌恶制约与情境记忆表现及其治疗 | 吴芳谕 | 黄智伟 | 101 |
M101103 | 情绪对Wason’s 246规则发现作业的影响 | 黄盈霓 | 林纬伦 | 101 |
M101201 | 丹道静坐对视觉注意力之影响 | 蔡旻惠 | 周蔚伦 | 101 |
M101202 | Ouabain引发躁郁症之动物模式建立:典型药物之检测 | 黄仲磊 | 黄智伟 | 101 |
M101203 | 破坏大白鼠脑内视丘腹侧底核引发之出血性中风对于区域性制约学习及空间学习的影响 | 王澄中 | 黄智伟 | 101 |
M101204 | 国中生对阴柔男性内隐态度之行为预测性及内隐态度改变之探讨 | 蔡孟宁 | 林烘煜 | 101 |
M101205 | 重男轻女的内隐与外显态度—世代差异之比较分析 | 陈佳宇 | 林烘煜 | 101 |
M101206 | 脑波训练对不同创造力提升效果之探讨 | 施依伶 | 林纬伦 | 101 |
M101207 | 如何产生创意的假设?探讨在规则发现作业中影响新角度假设产生的因素 | 李颖涵 | 林纬伦 | 101 |
M101208 | 光照周期对大白鼠味觉嫌恶制约学习的影响 | 林福仁 | 黄智伟 | 101 |
M100201 | 不同创造力运作的脑波与生理指标的差异(借走) | 曾昭源 | 黄智伟、林纬伦 | 100 |
M100202 | 死亡威胁对吸菸者之香菸态度的影响:自尊之调节效果 | 王伦婷 | 林烘煜 | 100 |
M100203 | 不同焦虑状态者其压力反应之心理生理反应差异研究 | 王玉如 | 黄智伟 | 100 |
M100204 | 感情会「误事」还是「成事」?情绪对不同创造力运作的影响 | 蔡秉勳 | 林纬伦、林烘煜 | 100 |
M100205 | 线索一致性对成瘾行为反应在心理生理反应的研究 | 王魁峰 | 黄智伟 | 100 |
M099101 | 亚斯伯格症之情绪智商及脸孔情绪辨识作业之EEG频谱震荡反应 | 阳函轩 | 刘长萱 | 99 |
M099201 | 吗啡诱导的味觉嫌恶制约和区域偏好制约在神经机制上的研究:检証酬偿比较假说 | 吴季文 | 黄智伟 | 99 |
M099202 | 矛盾讯息的觉察与处理之发展趋势 | 朱巧玲 | 王震武、林文瑛 | 99 |
M099203 | 高中生亲子间之心理传统性契合度与现代性契合度对幸福感的影响 | 李育贤 | 杨国枢、许功馀 | 99 |
M099204 | 生理回馈仪之生理指标特征分析与应用 | 黄柏勳 | 林烘煜 | 99 |
M099205 | 华人的情绪类别与其结构的分析 | 陈英孜 | 郑昭明 | 99 |
M099206 | 儿童公平观念的发展 | 林珮瑀 | 王震武、林文瑛 | 99 |
M098101 | 对人不对事与对事不对人之处事方式的衡鑑 | 郭苍龙 | 杨国枢 | 98 |
M098102 | 大脑在觉察中、英文句法和数学逻辑错误的EEG频谱震荡反应 | 吴冠征 | 刘长萱 | 98 |
M098103 | 男性长短期择偶偏好的研究—由性格特征切入 | 范采苹 | 许功馀 | 98 |
M098201 | 大学生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量表校度之研究 | 王珮伃 | 张郁雯 | 98 |
M098202 | 从阴阳五行的概念与理论探讨华人性格向度 | 吴旺霖 | 杨国枢、许功馀 | 98 |
M098203 | 从脸孔辨识的EEG频谱振荡反应探讨外显及内隐焦虑的加成效果 | 吴孟祐 | 刘长萱 | 98 |
M098204 | 护理人员的复原力与因应策略对其工作倦怠的影响 | 钏南雁 | 许功馀 | 98 |
M098205 | 认知负荷量与知觉负荷量对记忆的情境相似性效果的影响 | 林伦甲 | 赵轩甫 | 98 |
M097201 | 以多元文化观点取向来降低国中学生对阴柔特质男性偏见之探讨 | 黄珮茹 | 林烘煜 | 97 |
M097202 | 顿悟经验对信念接受度的影响 | 洪国洲 | 王震武、林文瑛 | 97 |
M097203 | 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大学生的友谊:从投契到疏离 | 董定仪 | 黄囇莉 | 97 |
M097204 | 后见之明偏误形成机制之探讨 | 蔡孟桦 | 王震武、林文瑛 | 97 |
M097205 | 意识与无意识记忆的运作:刺激收录在不同隐示测验中对两类记忆的作用 | 李正彦 | 郑昭明 | 97 |
M097206 | 我们之间不谈利益?以信任游戏派典检验公民行为之动机历程 | 陈家羽 | 林以正 | 97 |
M097207 | 数学学习与符号运用的关系:以代数符号和运算符号为例 | 古逸轩 | 王震武、林文瑛 | 97 |
M097208 | 基本性格、职业兴趣、及人境适配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之影响 | 方珮馨 | 杨国枢 | 97 |
M097209 | 青少年他人取向的影响因素之探讨:由性格特质与父母教养方式切入 | 邱建霖 | 许功馀 | 97 |
M097210 | 正向生活事件对幸福感、快乐感、自尊感的影响 | 白珊华 | 杨国枢 | 97 |
M097211 | 不同世代女性的爱情观、性态度及关系满意度 | 郑斐文 | 叶光辉 | 97 |
M097212 | 对比效应对高中生数理自我概念影响之研究 | 廖雅慧 | 张郁雯 | 97 |
M096201 | 私密自尊与公开自尊之分数差距的文化因素 | 徐达儒 | 杨国枢 | 96 |
M096202 | 心理传统性、现代性与职业选择的关系 | 黄丹仪 | 杨国枢 | 96 |
M095101 | 夫妻性格的相似性及互补性与婚姻满意度及亲密度的关系 | 刘文琴 | 杨国枢、许功馀 | 95 |
M095201 | 偶发性性行为与安全性行为之结构方程模式验证—以义务役士兵为例 | 刘云富 | 林烘煜 | 95 |
M095202 | 主管及部属之心理传统性、现代性与家长式领导及部属效能的关系 | 吴楷贵 | 杨国枢 | 95 |
M095203 | 从发展角度看道德思考的统整程度 | 林慧慈 | 王震武、林文瑛 | 95 |
M095204 | 以非语言行为与生理测谎仪来探讨谎言的侦测 | 周怡岑 | 林烘煜 | 95 |
M095205 | 工作记忆表现与创造力之关联性研究 | 林晓昀 | 陈学志 | 95 |
M095206 | 汉字解体及其内隐测量 | 蓝尹襄 | 郑昭明 | 95 |
M094101 | 灵异思考的发展趋势与内容具体性的影响 | 李俊麟 | 王震武、林文瑛 | 94 |
M094201 | 学科性别刻板印象与学科性别威胁对工作记忆之影响 | 陈亦成 | 林烘煜 | 94 |
M094202 | 能力分班的教学效果分析—以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为指标 | 简佩琼 | 王震武、林文瑛 | 94 |
M094203 | 在提取练习派典下的心情一致性效果 | 黄智勇 | 黄金兰 | 94 |
M094204 | 目的类别之提取引发遗忘:竞争强度的决定因素 | 李政达 | 黄金兰 | 94 |
M093201 | 特质自尊与状态自尊的关系︰社会取向与个人取向的观点 | 潘君凤 | 杨国枢、许功馀 | 93 |
M093202 | 部属性格、主管性格、家长式领导及其对部属效能之影响 | 张倩怡 | 杨国枢、许功馀 | 93 |
M093203 | 心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类型与跨范畴模式 | 张嘉莉 | 杨国枢、许功馀 | 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