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介紹:
今年的10月15日及10月16日,將在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召開一場以「余音繚繞,人文新聲」為題的研討會。以新生代的發聲來昭告傳承。除了各個研究室的發表,也會請三位長期在一線工作的實務工作者,來和分享「人文」如何「臨床」。
八月,大學分發放榜,以往的「國立名校」都出現缺額,私校更是深陷在少子化的結構性困局之中。有人可能會問:人文心理學的理念,挺得過這一波又一波的海嘯侵襲嗎?
過去十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只要願意栽種、懂得培土,惡地都能長出新芽。
更重要的是,歷史告訴我們,人文心理學在台灣不是憑空出現,而是責任的召喚;因為受苦心靈的呼喊,才有了栽種的心思,才成就了今日的園圃。繼續栽種,就是我們的回應。
說到底,人文心理學也是一種功夫,而功夫的鍛鍊、傳承,就像《一代宗師》裡「燈」的意象:
憑一口氣,點一盞燈;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有燈就有人。
🎯10/15 議程:
▍08:00-08:30 報到時間
▍08:30-09:00 開幕致辭
講 者:黃麗修/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講 者: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09:00-10:30 第一場 翁士恆老師研究團隊
主 持:翁士恆/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
講 者:羅捷/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臨床心理師
講 題:從體感到語言的奮鬥:自閉症類群者生活經驗探究
講 者:楊敦翔/龍霖身心診所 臨床心理師
講 題:ADHD診斷下的發展脈絡與人倫處境
▍10:30-10:45 茶敘
▍10:45-12:15 第二場 彭榮邦老師研究團隊
主 持: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講 者:王文珍/花蓮慈濟醫院高齡整合照護科 臨床心理師
講 題:從「護理逃兵」現象談護理照顧的本質
講 者:郭貞伶/臨床心理師/譯者
講 題:穩定的弓:輕度自閉症兒母親的生活經驗探究
▍12:15-13:30 午餐
▍13:30-15:00 第三場 莫少依老師研究團隊
主 持:莫少依/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
講 者:黃薇/澳門匯力綜合治療中心 心理治療師
講 題:我們之間:以姐弟關係為例探討自閉症者正常發展手足的生活經驗
講 者:吳雅琪/慈濟大學人發心系碩班臨心組 研究生
講 題:個人生涯發展之抉擇經驗-以成人自閉症手足為例
▍15:00-15:15 茶敘
▍15:15-16:35 第四場 實務者報告
講 者:李弘毅/慈濟醫院心理治療與諮商中心 /祕密花園心理諮商所/花蓮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
講 題:在現場裡玩耍和聆聽
講 者:吳明鴻/豐田五味屋兒少組督導/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候選人
講 題:臨床田野:(底層)主體的棲居領域
🎯10/16 議程:
▍08:00-08:30 報到時間
▍08:30-09:00 第一場 實務者報告
講 者:彭聲傑/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溪口精神護理之家 臨床心理師
講 題:「沒有菸抽的日子」──談精神療養院的禁菸政策和人文臨床心理學的回應嘗試
▍09:00-10:30 第二場 李維倫老師研究團隊
主 持:李維倫/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講 者:王莙玲/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 樹林院區 精神醫學部 臨床心理師
講 題:活在解離性身份障礙症症狀下的生活經驗:一個現象學的研究
講 者:方軍傑/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 精神科 臨床心理師
講 題:演員的入戲經驗:演出、假裝與精神疾病的觀看結構
▍10:30-10:45 茶敘
▍10:45-12:15 第三場 蔡怡佳老師研究團隊
主 持: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講 者:吳寧馨/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博士生
講 題:丹道修煉的經驗研究-一個現象學式的提問
講 者:黃奕偉/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
講 題:成為行者—從障礙照顧的倫理困局到精神性轉化的可能
▍12:15-12:30 閉幕結語
☞ 活動報名成功者,於活動前寄發行前通知及視訊網址
☞ 關於本活動最新消息,請鎖定
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CUHDP
人間心理學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lifeworldpsychology/
